從前天2005/11/27開始,教會進入了新的禮儀年度。在聖誕節前,我們以約四個星期的時間,準備救主的來臨(「將要來臨」,所以稱為「將臨期」;台灣基督教或作「待降期」,等待降臨也)。昨天我參加的生活團《法伯爾》聚會舉行團體彌撒,很有感覺,在這裡作一點分享。
昨天的福音是有名的「百夫長」和他流傳千古的名言。

瑪竇福音第八章5-13節
耶穌進了葛法翁,有一位百夫長來到祂跟前,求祂說:「主!我的僕人癱瘓了;躺在家裏;疼痛得很厲害。」耶穌對他說:「我去治好他。」百夫長答說:「主!我不堪當你到舍下來,你只要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會好的。因為我雖是屬人權下的人,但是我也有士兵屬我權下;我對這個說:你去,他就去;對另一個說:你來,他就來;對我的奴僕說:你作這個,他就作。」耶穌聽了,非常詑異,就對跟隨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在以色列我從未遇見過一個人,有這樣大的信心。
我給你們說:將有許多人從東方和西方來, 同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在天國裏一起坐席;本國的子民,反要被驅逐到外邊黑暗裏;那裏要有哀號和切齒。」
耶穌遂對百夫長說:「你回去,就照你所信的,給你成就吧!」僕人就在那時痊癒了。

常年期中我們讀的福音多半前後有連續性,但是將臨期中的福音則非如此,是東一段西一段地從各部福音中選錄(除了聖誕節前一週集中在洗者若翰和天使向瑪利亞報喜上)。穆神父說他沒有讀過任何記載或說明解釋將臨期福音是如何地被選定,無論如何,在將臨期的第一天平日,教會為我們選讀的這篇福音,實在有點不可想像。首先,百夫長是羅馬人,而且是當官的、是軍人;怎麼可能去「求」耶穌這樣一個猶太人?再者,這位百夫長是為他的僕人求耶穌,是為當時最被社會輕賤的奴隸求。而從這位百夫長的態度看來,他並非是出於保護他的資產,而是真正關心他的僕人。這兩點都非屬常態,而這段福音恰是結合兩者,多麼不可想像!
神父說,如果去問一百個猶太人(當時或今日皆然):「默西亞來時,會這樣地去答覆一個外邦人的請求嗎?」恐怕有九十八位會說:「不可能!」,而有兩位會說:「好吧,既然祂是默西亞,祂能做祂所願意的。」至於能肯定地說:「會的」則沒有半個人。
這說明了什麼?耶穌來,不是滿足我們的期待;祂來,是超越我們的期待。
我們怎麼樣能期待一位大能的默西亞是普世的救主,讓創造主做萬民的父?我們怎麼樣能期待,祂來,是扶助弱小卑微?
耶穌超越我們的期待。

關於將臨期,我們要期待耶穌的誕生嗎?對,不過祂兩千年前已來了,而且一直在。我們要準備祂再次的來臨嗎(意思是世界的終結)?對,不過那是每天都在準備、都在期待的。老穆建議我們不妨想想,如果耶穌沒有來,我的生活會有什麼不同。

如果耶穌沒有來,我的生活會有什麼不同呢?難以想像,幾乎不敢想像。勉強去想,想到一些不同,很大的不同。
你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resa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