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往公司的車上唸玫瑰經,突然對於歡喜二端:「聖母往見表姊依撒伯爾」很有感覺。

年輕、未婚的瑪利亞,在驚訝、意外、且惶恐的心情下,接受了天使傳報的喜訊,順服而配合天主的計劃,貞女懷孕,要將天主子耶穌基督迎接到世界上來。而在接受並且進入了這個計劃後,瑪利亞並不是忙著計算育兒經費、婚後/產後的居所,也不是調養保護自己的身體,更不是忙著四處打聽胎教妙方,而是啟身前往看望比她更近臨盆的表姊依撒伯爾。

這跟我們一般人的做法似乎不太一樣。不僅和現代「有錢才有安全感」、「有錢才能生小孩」、「要生小孩就要趕快籌錢」的想法背道而馳,恐怕在古代也是絕無僅有。

在默想中,我體會到,瑪利亞前往看望表姊依撒伯爾所表現出的愛德。我想這當中有人性的情感,更有來自天主的「愛的能力」與推動。當自己成為一般人眼中「需要被照顧」、或是「理應優先愛護自己」的身份時,仍然想到去照顧人(依撒伯爾時已懷胎六月,相對來說更有負擔、更不便操持家務)。

瑪利亞同時以行動顯示了,聖家如何能是我們的榜樣,就在於,依靠天主,我們的家庭能夠不成為我們「無法為他人奉獻自我」的原因;相反的,我在我家庭的身份上(如瑪利亞身為一個母親、一個孕婦),仍然能夠把耶穌顯示給他人。

我不是瑪利亞,腹中沒有將來到人間的小耶穌。但我若心中有耶穌,若人在我身上能看到天主是愛,我切願、並相信我也能將屬天的喜悅和平安帶給人,一如依撒伯爾因瑪利亞的來訪而歡欣。在十月玫瑰月中,我特別請聖母為我的愛德轉求。我要「出發」,我要「動身前往」去看望、照顧我的朋友們、特別是那些有需要的人。求天主幫助我把目光從我自己身上移開,而移到我的近人身上,也往上移向天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resa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